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特朗普: "銅荒"海嘯來襲 川普率先發難?(圖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銅是制造芯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,但在氣候變遷沖擊下,全球供應正面臨嚴峻挑戰。幹旱日益加劇,恐使銅產量受限,進而引發半導體產業面臨新一波供應鏈危機。《路透》於7月8日報道,根據普華永道(PwC)的報告指出,到了2035年,全球約32%的半導體產能恐因氣候變遷導致的銅供應中斷而受到影響,這一比例是目前的4倍。


銅是制造每顆芯片電路中數十億個微型導線的關鍵材料。盡管業界正在研究替代材料,但目前尚無其他材料能在價格和性能方面與銅匹敵。

報告指出,全球最大銅生產國“智利”目前已因水資源短缺導致產量減少。到2035年,為芯片產業供應銅的17個國家中,大多數都將面臨幹旱威脅。PwC表示,包括中國、澳洲、秘魯、巴西美國、剛果民主共和國、墨西哥、尚比亞與蒙古等國的銅礦生產都將受到影響,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主要芯片制造地區能幸免於風險之外。


PwC指出,如果材料創新無法因應氣候變遷、以及受影響國家無法建立更安全的水資源系統,相關風險只會不斷升高。報告強調“即使全球大幅減碳,到2050年,各國大約一半的銅供應仍將面臨中斷風險。”PwC表示,智利與秘魯已采取措施確保水資源,包括提升采礦效率與建設海水淡化設施,但這些方法對於無法取得大量海水的國家而言,未必能復制。

PwC估計,智利目前約有25%的銅產量面臨中斷風險,10年內這一比例將升至75%,到2050年將達到90%至100%之間。

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、數位化與電動化的過程中,一場看似低調卻極具戰略意涵的資源爭奪戰,正悄悄升溫。主角不是鋰、不是稀土,而是被視為“工業血液”的銅。銅為何覺醒再度成為焦點?誰能穩定掌握銅的命脈,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中占得先機?

台積電2奈米以下 對銅純度有極大要求


電動車馬達、半導體芯片,到風電與太陽能電網,銅幾乎滲透所有未來關鍵產業。然而,當銅礦資源集中、冶煉能力壟斷,再生與替代技術尚未成熟。銅已悄然從“工業金屬”轉型為“戰略資源”,成為各國角力、企業競逐與產業升級的核心,這場銅的競賽正轉化為新一輪的地緣政治博弈。

今年初,瑞銀全球研究(UBS Global Research)報告就指出,這種紅色金屬將超越其他工業金屬,主要受到供應限制和全球經濟狀況改善的推動。預估,到2025年底,銅價可能達到每公噸1.1萬美元,主要由於全球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的短缺所驅動。報告預估2025年銅需求增長率為3.4%。




從電纜到芯片,銅滲透現代生活。銅的重要性,遠超過大眾想像。它不僅存在於建築管線與高壓電纜,更深入關鍵科技與國安體系。每輛純電車需用到約70至90公斤銅,約為燃油車的4倍。馬達線圈、車載充電模組與充電樁系統,皆需高導電與高耐腐蝕的銅材料。隨著車廠競相擴產,銅的消耗量正攀升。

在半導體領域,銅更是芯片內部不可或缺的導電材料。它取代鋁成為主流材料,具備更低電阻與更高速度,尤其在高效能運算與AI芯片的制造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制程進入2奈米以下時,銅的純度與微結構將成為芯片效能能否再突破的關鍵。

再生能源方面也離不開銅的支撐。國際能源總署(IEA)指出,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,各國需大規模擴建電網與儲能設施,這些系統對銅的需求遠超過化石能源時代。從風力發電機內部線圈到變電所配電模組,無不仰賴銅的導電與散熱特性。

目前,台灣的銅供應仰賴海外,包對於台積電、鴻海、台達電這類高科技與電動車供應鏈企業而言,銅是不可替代的材料。尤其台積電在2奈米以下制程中所需的高純度銅,對供應穩定性與品質有極高要求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8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